HAST 老化試驗箱評估電路板性能變化試驗方法 一、前言: 隨著電子產品在復雜環境下的應用日益廣泛,電路板作為其核心組件,其在高溫、高濕度環境下的可靠性備受關注。HAST(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)老化試驗箱能夠模擬環境條件,評估電路板的性能變化。 二、試驗準備: 1.樣品選擇: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電路板,記錄其初始電氣性能參數(如電阻、電容、電感值等)、外觀特征(包括焊點完整性、元件安裝情況等),并對電路板進行清潔處理,確保無雜質、灰塵等影響試驗結果的因素。 2.設備檢查:確保 HAST 老化試驗箱功能正常,檢查其溫度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、壓力控制系統、加熱與加濕裝置以及安全保護裝置是否處于良好狀態。對試驗箱進行預熱或預運行,使其內部環境達到穩定的初始狀態(如常溫、常濕),并校準相關參數,確保顯示數值與實際環境參數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。 3.輔助器材:準備好測試連接線纜、數據采集設備(如示波器、萬用表、數據記錄儀等)以及用于固定電路板的夾具,保證測試連接可靠,夾具不會對電路板造成額外的應力或損傷,同時數據采集設備經過校準且能夠準確記錄所需的各項性能數據。 三、試驗設置: 試驗條件 | 參數設置 | 溫度范圍 | 110℃-130℃(可根據實際需求設定) | 濕度范圍 | 85%RH-100%RH(可根據實際需求設定) | 試驗持續時間 | 24小時、48小時、96小時等(可根據實際需求設定) |
將以上設定好的溫濕度條件、時間參數以及升溫、保濕、降溫等過程的變化速率輸入 HAST 試驗箱的控制系統,確保試驗箱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運行,并在每個階段保持穩定的環境條件。同時,設置好數據采集的時間間隔和觸發條件,使其能夠同步記錄電路板在試驗過程中的性能變化數據。 四、試驗操作: 1.樣品安裝:將待測試電路板小心地放置在試驗箱內的專用夾具上,確保電路板與夾具接觸良好且固定牢固,避免在試驗過程中因振動或位移而導致連接松動或損壞。連接好測試線纜,使電路板與外部的數據采集設備形成完整的測試回路,但要注意線纜的布置不應影響試驗箱內的溫濕度均勻性,也不能對電路板造成額外的拉扯或壓迫。 2.啟動試驗:關閉試驗箱門,確保密封良好后,啟動 HAST 老化試驗箱。觀察試驗箱的運行狀態,確認加熱、加濕、壓力調節等系統開始正常工作,各項參數逐漸上升并趨近于設定值。同時,啟動數據采集設備,開始記錄電路板的初始性能數據作為基線參考。 3.過程監控:在試驗過程中,通過試驗箱的觀察窗或監控系統,定期檢查電路板的外觀是否有異常變化(如元件變色、冒煙、焊點開裂、起泡等),同時密切關注試驗箱的溫濕度和壓力數值是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。若發現異常情況(如環境參數失控、電路板出現明顯損壞跡象等),應立即停止試驗,并記錄下故障發生的時間和現象,以便后續分析原因。 4.數據記錄:按照預設的數據采集時間間隔,持續記錄電路板的各項性能參數(如電氣性能的變化值、可能出現的信號失真情況、傳輸特性的改變等)。確保數據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,將數據存儲在合適的存儲介質中,并做好備份,防止數據丟失。 五、試驗后檢測: 1.樣品取出:在試驗結束后,等待試驗箱內的溫度和濕度自然下降至安全范圍內(接近室溫、常濕),然后小心地打開試驗箱門,取出電路板。避免因溫度驟變或濕度差異導致電路板表面產生冷凝水,進而影響測試結果或對電路板造成二次損傷。 2.外觀檢查:對取出的電路板進行全面的外觀檢查,詳細記錄元件的損壞情況(如破裂、燒焦、脫落等)、焊點的完整性(是否有虛焊、脫焊、橋接等現象)以及電路板表面的涂層、標識等是否有褪色、剝落或起泡等問題。使用高分辨率的顯微鏡或放大鏡對關鍵部位(如焊點、引腳與焊盤的結合處、微小元件等)進行仔細觀察,拍攝清晰的照片作為外觀檢查的記錄資料,以便與試驗前的狀態進行對比分析。 3.性能測試:使用測試設備對電路板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再次測試,包括但不限于電氣性能(如電阻、電容、電感的測量,信號傳輸的完整性、電源完整性等)、功能測試(確保電路板能夠正常實現其預定的功能,如數據處理、信號轉換、控制邏輯等)以及可靠性指標(如絕緣電阻、耐壓強度等)。將測試結果與試驗前記錄的初始性能參數進行對比,計算各項性能指標的變化率,評估電路板在經過 HAST 老化試驗后的性能衰減程度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