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上型高低溫試驗箱測試車載電子設備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方法 一、前言: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,車載電子設備的應用日益廣泛,其可靠性和耐久性直接關系到車輛的整體性能與行車安全。為了確保車載電子設備在復雜多變的溫度環境下能夠穩定、可靠地運行,本測試采用桌上型高低溫試驗箱,對車載電子設備進行了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分析。 二、試驗前準備 設備檢查:確保高低溫試驗箱功能正常,能準確控制溫度,且箱內溫場均勻性符合要求。同時檢查車載電子設備的外觀、功能正常,記錄初始狀態。 確定測試條件:依據車載電子設備的使用環境和相關標準確定測試溫度范圍,如一般車輛電子設備低溫可能設為 40℃,高溫設為85℃左右;還需確定溫度變化速率,如每分鐘3-5℃的升降溫速率。 設備安裝:將車載電子設備正確放置在試驗箱內的合適位置,確保其周圍空氣流通良好,并且連接好必要的監測設備,如數據采集線、電源等,同時要做好設備的固定,防止在試驗過程中發生位移。 三、測試過程 溫度循環測試:設置多個溫度循環周期,讓試驗箱的溫度在高低溫之間反復變化。在每個溫度極值點保持一定時間,例如在 40℃和85℃各保持2-4小時,模擬車輛在不同季節和環境下的使用情況,觀察設備在溫度變化過程中的性能變化。 高溫運行測試:將試驗箱溫度設定為設備工作溫度上限以上一定值,如90℃,讓設備在此高溫環境下持續運行一定時間,比如24-48小時,檢查設備是否會出現過熱保護、性能下降或者元件損壞等情況。 低溫啟動測試:把試驗箱溫度降到設備工作溫度下限以下一定值,如 45℃,保持一段時間后嘗試啟動設備,看設備能否正常啟動和運行,并且檢測其啟動時間、啟動電流等參數是否在正常范圍內。 四、監測與記錄 性能參數監測:在測試過程中,通過連接的測試設備實時監測車載電子設備的各項性能參數,如工作電流、工作電壓、信號傳輸質量等。 故障記錄:如果設備出現故障,記錄故障發生的時間、溫度環境、故障現象等信息,以便后續分析故障原因。 測試后分析 恢復測試:測試結束后,將設備取出放置在常溫環境下恢復一段時間,如2-4小時,然后檢查設備性能是否能恢復到初始狀態。 測試項目 | 測試條件 | 測試時間 | 監測參數 | 測試前數據 | 低溫極值數據 | 高溫極值數據 | 恢復后數據 | 數據是否正常 | 備注 | 溫度循環測試 | -40℃保持3h→以5℃/min升溫至85℃保持3h,循環5次 | 約30h | 設備工作電流(A)設備工作電壓(V)關鍵信號強度(dB) | 如 0.5A 12V 30dB | 如0.48A 11.8V 32dB | 如0.52A 12.2V -28dB | 如0.5A 12V -30dB | 是/否(對比測試前數據,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為是) | 記錄每次循環的極值數據 | 高溫運行測試 |
| 90℃持續運行24h 24h 設備外殼溫度(℃)內部芯片溫度(℃)數據傳輸誤碼率(%) | 如30℃(環境溫度)50℃ 0.01% | 如80℃0.05% | 如30℃(環境溫度)50℃ | 01% |
| 是/否(外殼溫度不超溫限,芯片溫度不超規格書,誤碼率不超標準為是) | 若出現故障,記錄故障發生時間 | 低溫啟動測試 | 45℃保持4h后啟動設備 | 4h+啟動時間 啟動電流(A)啟動時間(s)設備啟動后工作狀態 | 如 1.5A 2s正常 | 如 1.8A 3s正常 |
|
|
| 是/否(啟動電流和時間在設計范圍內,啟動后工作正常為是) | 觀察啟動過程有無異常 |
數據分析: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,評估設備在高低溫環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。根據測試結果判斷設備是否符合使用要求,對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提出改進建議。 在實際測試中,應詳細記錄各項數據,并根據設備的技術規格書和相關標準來判斷數據是否正常。如果發現數據異常,要深入分析可能導致異常的原因,如設備的散熱設計問題、電子元件的低溫耐受性差等,以便對車載電子設備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,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。 
|